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2. 庆阳市一次局地冰雹天气分析
徐 燕, 毛玉琴
J4    2008, 26 (3): 57-62.  
摘要1695)      PDF(pc) (1147KB)(2292)    收藏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3方面分析了2006年8月2日庆阳市局地强降雹的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降雹过程在500 hPa高空环流形势场上呈典型的西北气流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对流层中层正涡度区的耦合激发低层上升运动加强,有利于本地水汽向上输送;河套北部短波槽促使冷空气动力下传是这次局地强对流天气最主要的动力触发机制;从雷达回波的演变来看此次降雹并非是典型的冰雹云回波特征,而是由飑线造成的对流云相互碰并增强后产生的冰雹;同时卫星云图上云顶亮温的变化与对流云团的发展也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单个云团的合并有利于能量的集中和加强,易于产生冰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甘肃马衔山区陆面过程与降水的研究
陈乾, 毛玉琴, 李宝梓
J4    2008, 25 (1): 1-6.  
摘要1275)      PDF(pc) (350KB)(1875)    收藏

采用定西的麦田微气象观测,定西、兰州的辐射观测和马衔山区34个气象、水文和雨量站的气候资料,结合NOAA一16卫星的AVHRR资料以及反演的地表植被盖度和反射率,并用SEBAL算法推导出夏季地表净辐射、感热、潜热、土壤热通量密度的区域分布特征,并分析陆面过程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区降水的空间分布与夏季植被盖度对应最好,相关系数高达0.722,其次是土壤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相关系数分别为一0.65和0.615。这表明森林通过降低地表反射率和表面温度,不仅增加地表净辐射,而且减少其用于感热和土壤热通量的消耗。由于林区地表水分多,从而将接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用于蒸散,增加边界层中的水汽。故林区降水远大于植被稀疏的半干旱黄土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青藏高原东北侧局地冰雹统计特征及对特殊雹云单体的讨论
刘治国, 王鹏祥, 杨建才, 闫红霞, 毛玉琴, 程 鹏
J4    2007, 25 (3): 10-16.  
摘要1992)      PDF(pc) (495KB)(2168)    收藏

以3D - Barnes方案插值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 iquidWater Content,简称:V IL)的理论模式计算单体的V IL,用V IL与单体顶高度之比计算单体的V IL密度(Vertically Integrated L iquidWater ContentDensity,简称:V ILD) ,采用统计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侧局地冰雹的日变化和大小分布特征以及地面最大冰雹直径(简称: Rmax)与单体在降雹过程中的最大V IL (简称:V ILmax)和最大V ILD (简称:V ILDmax)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 (1)青藏高原东北侧局地降雹主要以中冰雹为主(直径在5~20 mm之间) ,其次是小冰雹(直径< 5 mm,现称为霰) ,出现大冰雹(直径≥20 mm)的概率很小; (2)从冰雹的日变化特征看,青藏高原东北侧局地降雹主要出现在下午到傍晚,期间存在2个降雹高峰时段。第一个主要集中在13:
00~18: 00,其中以15: 00~16: 00出现的概率最高,另一个主要集中在20: 00~21: 00,日内其余时间降雹概率很小,此结论与陈乾[ 1 ]等研究区域性冰雹发现的午后傍晚双峰型特征基本吻合,但在出现时段上稍有偏早; (3)V ILmax和V ILDmax从总体趋势上看与Rmax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V ILDmax比V ILmax与Rmax之间的相关性更好;相同大小的冰雹所对应的雹云单体的V ILDmax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差异不大, 一般维持在0. 1 g·m- 3以内; (4)雷达观测静锥区和单体强回波区倾斜或悬垂回波等是影响V ILmax和V ILDmax与Rmax之间出现负相关的2个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甘肃马衔山区陆面过程与降水的研究
陈乾, 毛玉琴, 李宝梓
J4    2007, 25 (1): 1-6.  
摘要1682)      PDF(pc) (350KB)(2049)    收藏

采用定西的麦田微气象观测,定西、兰州的辐射观测和马衔山区34个气象、水文和雨量站的气候资料,结合NOAA一16卫星的AVHRR资料以及反演的地表植被盖度和反射率,并用SEBAL算法推导出夏季地表净辐射、感热、潜热、土壤热通量密度的区域分布特征,并分析陆面过程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区降水的空间分布与夏季植被盖度对应最好,相关系数高达0.722,其次是土壤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相关系数分别为一0.65和0.615。这表明森林通过降低地表反射率和表面温度,不仅增加地表净辐射,而且减少其用于感热和土壤热通量的消耗。由于林区地表水分多,从而将接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用于蒸散,增加边界层中的水汽。故林区降水远大于植被稀疏的半干旱黄土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河西走廊中部寒潮、霜冻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预报着眼点
毛玉琴, 曹玲
J4    2006, 24 (4): 51-56.  
摘要1096)      PDF(pc) (150KB)(1844)    收藏

从天气实况、影响系统、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1994年5月1-4日和2004年5月1-5 日发
生在甘肃河西走廊的2次较强寒潮、霜冻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此类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一次强飑线过程的卫星云图及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武麦凤, 毛玉琴
J4    2006, 24 (4): 45-50.  
摘要1867)      PDF(pc) (600KB)(1978)    收藏

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以及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陕西省境内的飑线过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到500 hPa各层影响系统的前倾结构,使前倾结构控制区内地区的不稳定度迅速加强,加之蒙古冷涡旋转分裂冷空气触发形成中 尺度对流系统,为飑线形成提供了前期动力和热力条件;地面流场和能量场的分析明显反映出了飑线在地面切变线后部,风向、风速辐合区前部。雷达产品分析表明飑线回波具有线状分布和发展快的特点,而且最大反射率与径向速度的最大值在飑线发生的时段内长时间相伴。当飑线回波上的单体进入“逆风区”时,发展更旺盛,不仅造成了灾害性的大风和冰雹,还造成了影响范围内的短时强降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